北京大兴:京津冀晋“和合、融合”共书长子营镇凤河文化
“山西多少县,大兴多少营”“问我老家在哪里,大槐树下老鹳窝”多年来,流传在大兴的这些谚语,反映着明清时期山西向北京大移民的一段史话。作为大兴区典型移民镇之一的长子营镇,多年来致力于传承发展以移民文化为基底的凤河文化,以文化凝聚民心,以乡情构筑乡风。为进一步深化凤河文化研究,10月12日,长子营镇举办了“长子营镇凤河文化大会之‘合’”文化活动。本次活动邀请了采育、青云店以及京、津、冀、晋四地的非遗文化代表、专家学者等前来赴会,围绕“合”这一主题,通过舞蹈、歌曲、诗朗诵、斗乐等多种形式,集中展现了四地一脉相承的文化之美,传达了京津冀晋“和合、融合”的美好祝愿,也为凤河文化的传承与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追忆移民情思 感受凤河古韵
活动伊始,雄浑激昂的《盛世鼓舞》便瞬间吸引了到场嘉宾观众的心神,接着,赞美凤河美景的舞蹈《凤河春韵》、讲述移民历史的沙画表演《凤河记忆》、反映时代发展的诗朗诵《唱凤河 说大兴》、歌颂美好生活的长子营镇非遗五音大鼓表演《长子新颜》渐次登场,热烈与柔美,古韵与新腔,历史与现实交相辉映,带着现场的观众一同沉浸其中,沿着历史的车辙回溯向前,欣赏着在时代发展之路上,长子营人民用勤劳和智慧浇灌出的一朵朵动人的花。
非遗展示碰撞 四地文化**
此次活动,不仅展现了长子营镇的文化之美,更是邀请到了来自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的非遗团队,带来了精彩的长子鼓书表演。长子鼓书是长子地区的民间说唱曲艺,是**重要曲种之一,有百戏之母之说。一首《夸三宝》,带着浓浓的山西腔调,不**着浓浓的山西韵味,更带着故乡的亲切扑面而来。文化在碰撞中迸发活力,在交流中展现风采,面对长子县团队的精彩演出,来自京津冀晋四地的其他团队也激发了强烈的艺术热情。北京市市级非遗项目李家务音乐会、天津市市级非遗项目韩家墅上善道乐艺术团、河北省省级非遗项目艾各庄音乐会和山西省**级非遗项目唢呐艺术(上党八音会现场斗乐,合作表演了一出《庆丰年》,只听乐声此起彼伏,各具特色,似一场音乐的比赛,也像乐者之间的畅谈,在碰撞交流中融合成和谐的曲调,**引人入胜。一首欢快的《庆丰年》让四地的文化无形中交织在一起,在这个秋天构成一幅和谐的丰收图景。
搭建交流平台 促进文化研究
为了进一步推动凤河文化繁荣发展,充分挖掘凤河文化的深刻内涵,此次活动中,长子营镇为**作家、诗人、书法家李远山同志颁授了凤河文化研究院牌匾,李远山老师在长子营镇卧耕十年,潜心研究凤河文化,创作百余首诗篇,志愿担任长子营镇凤河文化传播大使,为凤河文化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长子营镇与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文旅局签订了文化交流合作框架协议,共同为凤河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力量,为两地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搭建更加广阔的平台,携手共进,共谋未来、共谋发展,共同书写凤河文化传承更加辉煌的篇章!
活动的**,来自长子营镇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共同演唱了一首《相亲相爱》,这些工作人员,有**的民警,有卫生院的医生,还有机关干部、教师、村务工作者、企业员工等,这些人的倾情演唱,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将长子营镇这个大家庭紧紧相连,现场观众也被这份深情所感染,不少人的眼眶泛起了泪光,掌声与欢呼声此起彼伏,将整个活动推向了情感的**,也为此次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本文地址:https://www.bestwheel.com.cn/article/602485.html
文章标题:北京大兴:京津冀晋“和合、融合”共书长子营镇凤河文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