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前瞻 | DeepSeek暴击后英伟达股价 “收复失地”!财报前是布局好时机?
尽管股价曾受到DeepSeek冲击,但对其AI技术优势持乐观态度,预计财报将带来积极反应!彭博预测Q4营业383亿美元,同比增长72%
AI芯片巨头英伟达将2月26日美股盘后公布财报。根据彭博社整理的数据,英伟达第四季度营业收入约为383亿美元,调整后的每股收益(EPS )为 0.84美元,分别同比增长72%和63%。
回顾上一季度,英伟达Q3的业绩**超出市场预期,但营收的同比增速放缓至不到100%,这是自2024财年**财季以来**出现季度同比增速未达到三位数的情况。
业绩指引方面,英伟达预计四季度营收为375亿美元,上下浮动2%。按照指引中值计算,预计四季度营收将同比增长约70%,这也意味着公司营收增速将进一步放缓。
DeepSeek或助推英伟达产品需求
今年以来,英伟达的股价经历了剧烈波动。此前,由于DeepSeek事件的负面影响,股价出现大幅下跌。进入2月份,英伟达的股价展现出强劲的反弹势头,截止发稿(2 月 18 日盘前),今年累涨3.4%。
DeepSeek的推出曾一度让英伟达股价大幅下挫,但微软**执行官纳德拉引用了“杰文斯悖论”来应对此次冲击。纳德拉认为,AI技术越**易用,其使用量就会激增,成为“**无法满足的商品”。(悖论由英国经济学家William Stanley Jevons于1865年提出,核心观点是: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反而会增加该资源的需求。)
这一悖论或许同样适用于 AI 算力市场。随着技术的进步,AI 应用场景不断拓展,进而推动了算力需求的增长。机构调研发现,许多企业在试用 DeepSeek 的同时,并没有立即放弃原有的 AI 解决方案,而是选择两者并用。由于测试和应用新技术需要投入时间和资源,更多的中小企业开始尝试安装 DeepSeek,这反而增加了对英伟达 GPU 的需求。
Cantor Fitzgerald等多家投行分析师引用这一理论来解读DeepSeek - R1模型。Cantor Fitzgerald在投资报告中指出:“认为GPU支出将达到峰值的观点不准确。实际上,DeepSeek对计算领域和英伟**说都是利好,随着通用人工智能(AGI)的进步,杰文斯悖论必然会导致对计算资源的需求增长,而非减少。”
Evercore ISI的分析师Mark Lipacis也不认同市场对英伟达股票的担忧。他认为,DeepSeek表明大型语言模型发展迅速,对英伟**说是积极信号,因为英伟达拥有“灵活且可编程的平台”。英伟达的芯片兼具训练和推理能力,在推理越来越重要的当下,专家预计英伟达将成为最有效的参与者之一。
科技巨头继续“烧钱”,对英伟达等算力公司提供**支撑
在全球AI浪潮席卷的背景下,科技巨头的资本支出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扩张。在本轮财报季中,美股“科技七巨头”中的六家公司已经发布了财报。微软、亚马逊、谷歌和Meta Platforms 2024年的总资本支出约为2300亿美元。
然而,科技巨头们在AI领域的投资并没有出现**降温迹象,微软、亚马逊、谷歌和Meta均表示,尽管去年创下纪录性的支出,他们将在2025年进一步加大投资,预计将在AI技术和数据**建设上投入3200亿美元。谷歌宣布2025年的资本支出将达到750亿美元,远高于预期;亚马逊的投资规模更为惊人,全年投资可能达到1050亿美元;Meta计划投入650亿美元用于AI基础设施建设;微软的投资计划约为800亿美元。
摩根士丹利全球定量研究主管Vishwanath Tirupattur认为,尽管DeepSeek的突破意义重大,但不会导致AI及相关领域的资本支出崩溃。他提到,20世纪90年代计算成本急剧下降为此提供了有益的参照。当时,投资热潮由两个因素推动:企业更换折旧资本的速度,以及计算资本价格相对于产出价格的持续下降。如果DeepSeek提升效率反映了类似的现象,那么AI资本成本可能下降,支撑企业的支出前景。
科技巨头们持续加大支出无疑为英伟达等算力公司提供了**支持。亚马逊CEO安迪·贾西在电话会议中指出,当前大多数公司的AI计算都依赖英伟达的芯片,且亚马逊将在可预见的未来继续与英伟达合作。
美国银行分析师Vivek Arya指出,尽管DeepSeek等竞争对手的出现引发市场担忧,但英伟达的主要客户(包括微软和Meta)仍保持强劲的支出意向。Meta和微软的业绩发布表明,它们并未撤回资本支出计划,意味着英伟达的销售将持续增长。
美国银行对英伟达的长期增长前景保持乐观,认为其在AI和数据**领域的持续创新和市场领导地位将推动未来业绩增长。分析师预计英伟达将重中对Blackwell产品的执行信心,并预计2026财年和2025年全年数据**销售额同比增长将超过60%。
此外,2025年1月2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OpenAI、软银和甲骨文成立“星际之门”项目,预计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方面4年内至少投入5000亿美元,并且项目当前将立即投入1000亿美元,Arm控股、微软、英伟达、甲骨文、OpenAI将是初始的科技合伙人。机构认为,全球AI基础设施投资景气度持续,短期来看以星际之门为代表的大规模资本投入有望对海外算力产业链形成较强支撑。
供应链担忧缓解
值得关注的是,英伟达重要合作伙伴超微电脑在 2 月 5 日宣布的消息,缓解了市场对英伟达供应链受限的担忧。超微电脑表示,搭载英伟达先进 Blackwell 芯片的新 AI 数据**系统现已准备好发货,且已达到 “**生产可用” 状态。该产品基本上是 AI 数据**开发者大规模运行 Blackwell 芯片所需的核心基础设施。
英伟达自身也曾坦言,其更先进的 AI 芯片在供应链层面遭遇了挑战,需要进一步拓展供应链,以满足 Blackwell 芯片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目前,市场需求持续高涨,已超出英伟达的供应能力。英伟达指出,由于其产品需要大量定制组件,大规模扩展供应链的过程极其复杂。
英伟达 CEO 黄仁勋在去年 11 月的分析师电话会议上表示,“现在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公司似乎都参与到了我们的供应链中。” 他特别提到了超微电脑、SK 海力士、台积电、富士康等合作伙伴,称这些企业正在助力英伟达提升供应链能力。
瑞银分析师表示,Blackwell 芯片的收益预期已经 “转向上升”,同时英伟达的产品组合正从 Hopper 转向更新的 Blackwell。摩根士丹利北美分析师指出,英伟达 Blackwell 芯片的供应可见性不断提升,客户的消费意愿也**明显。尽管目前仍处于过渡阶段,但分析师对 Hopper 和 Blackwell 芯片的信心仍在持续增强。对于 Blackwell 芯片,分析师密切关注英伟达关于其 “前所未有的复杂性” 的信息,并认为这些问题正在迅速得到解决,包括 GB200 的**形态。尽管仍存在一些限制,但整体信心正在提升。
前景引发分歧,多家机构力挺英伟达
整体来看,尽管英伟达在短期内可能会经历一些波动,但随着AI技术不断进步,算力需求将持续增长。不过,英伟达也面临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因素。
随着美国科技巨头们持续向AI领域投入巨资,可能**受益**的赢家并非英伟达,而是AI ASIC芯片巨头——博通和迈威尔科技。
凭借在芯片互联通信和数据传输技术上的**地位,博通和迈威尔科技已经成为AI ASIC市场的核心力量。微软、亚马逊、谷歌和Meta等科技巨头正在与博通或迈威尔合作,研发自有的AI ASIC芯片,用于海量推理端AI算力部署。
此外,据路透社报道,OpenAI正在推进减少对英伟达依赖的计划,开发自有的AI芯片,预计将在2026年实现量产。这一举措可能会对英伟达的市场地位构成挑战。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对英伟达的前景出现分歧:大中华区的分析师下调了GB200芯片的出货预期,预计云计算市场的增长周期可能已经见顶,而摩根士丹利北美区的分析师却重申,英伟达仍是他们的**,高呼DeepSeek引发的抛售是**的机会。分析师认为,尽管英伟达面临一些潜在风险,但其短期业务依然坚挺,特别是Blackwell芯片的供应可见性和客户需求正在增强。他们强调了四个支持因素:1、目前仍处于过渡环境,但对Hopper和Blackwell芯片的信心在不断增强;2、尽管投资者对大型训练集群的情绪面临压力,但有迹象表明大型集群仍在建设中;3、推理市场有望推动英伟达多年的增长,且英伟达在推理领域的地位稳固;4、他们预计股市对GPU的偏好将在下半年逆转,GPU方面的收入将加速增长。
美国银行分析师Vivek Arya表示,英伟达是他2025年的**股票。阿雅在给客户的报告中表示,财报电话会议后投资者情绪可能上升,因为:1、我们预计英伟达将重新确认Blackwell的执行情况;2、对2026财年/2025日历年持信心,预计数据**销售将同比增长60%以上(这仍然低于台积电预计2025年AI领域同比增长100%以上的预期);3、为3月17日的旗舰GTC大会(**转向GB300、Rubin以及机器人等实体AI项目)提前创造兴奋氛围。
此外,Evercore ISI 的分析师建议在公司财报发布前买入英伟达,他预计英伟达将发布“积极的财报和展望”,对该股给出了“战术性跑赢大盘” (tactical outperform) 评级。分析师认为,英伟达在超大规模云服务市场的**地位和强大软件生态系统使其保持5至10年的竞争优势。
此外,分析师认为,DeepSeek的案例表明,大型语言模型“仍在快速发展”,而这一背景对英伟**说是利好消息,因为该公司拥有“灵活且可编程的平台”。英伟达的芯片兼具训练和推理能力,在推理工作日益重要的今天,专家预测英伟达将是最有效的参与者。
分析师指出,英伟达股价**部分源于市场对Blackwell芯片推出时间的担忧,但其整体需求仍大于供应。他在报告中写道:“如果B100无法及时供应,客户仍将购买英伟达的现有产品H100。”他指的是Blackwell和Hopper系列芯片。
瑞银预计英伟达在截至1月的季度业绩和截至4月的季度前景将表现强劲;预计截至1月的季度,英伟达Blackwell的总收入将达到90亿美元。瑞银维持英伟达185美元的目标股价,并给予买入评级。
本文 巴适财经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article/815077.html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