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搅动保险市场 是替代危机还是进化机遇
国产人工智能(AI大模型DeepSeek的影响力已渗透至保险行业。近日,多家保险公司宣布接入DeepSeek,开启智能化变革新篇章。
事实上,从国产大模型DeepSeek到**巨头力推的ChatGPT,AI技术已渗透至保险产品设计、销售、核保、理赔等全链条。然而,效率跃升的背后,数据安全、算法偏差、职业替代等风险挑战亦浮出水面。
在这场技术变革中,保险业如**衡技术创新与风险防控,真正实现数字化飞跃?
多家险企接入DeepSeek
国产AI大模型DeepSeek以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与推理能力,能为保险业智能化转型提供**的支撑。基于此,今年2月以来,新华保险、北大方正人寿等多家保险公司纷纷接入DeepSeek,开启新一轮智能化变革。
2月7日,新华保险宣布在“新华e家”App成功接入DeepSeekR1、V3两款模型产品,用于打造个人AI助理,支持多个智能应用场景。
新华保险表示,未来还将进一步深度挖掘模型能力,从销售支持、办公辅助、风控合规管理,全方位赋能业务发展,快速构建AI能力体系,增强综合竞争力,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金融服务,推动保险业务持续发展。
除新华保险外,2月17日,人保财险表示,在保险业率先引入全尺寸DeepSeek大模型,基于国产算力设备完成私有化部署,将DeepSeek能力融入公司大模型底座。目前该公司已完成了业务用户界面的定制开发,即将开放业务应用,以进一步强化科技赋能水平。
2月14日,北大方正人寿正式上线了基于DeepSeek的智能展业助手——“方灵”。依托DeepSeek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与推理能力,“方灵”将为保险代理人提供从基础工具到全链路的智能助力。
据了解,初期,“方灵”将解锁“知识智能检索”的基础功能,为保险代理人解答保险基础概念、法律法规、监管政策、保险产品销售理念、保险行业发展趋势等问题。随着赋能深入,“方灵”将开启针对北大方正人寿知识的训练,逐步涵盖公司产品介绍、销售逻辑、基本法解读、法商专业意见提供等,并同步加强对保险代理人的系统化培训。
保险科技公司太极华保旗下保链客**接入DeepSeek,旨在带来更智能化的营销工具和更具人性化的客户服务体验,为保险营销、客户服务、数据分析等场景注入AI智能新动力。
据记者了解,目前还有部分险企与DeepSeek相关合作正处于内测与调试阶段。
AI大模型赋能保险行业
事实上,不仅是DeepSeek,作为数字化需求强烈的数据密集型行业,保险业正积极拥抱人工智能,**人保、**平安、阳光保险、众安保险等多家保险公司加快人工智能的应用落地。
阳光保险于2023年初启动了“阳光正言GPT大模型战略工程”,建设了以GPT大模型为核心技术能力的阳光正言大模型开放平台。《2024版大模型技术深度赋能保险行业**》显示,在人伤理赔机器人应用方面,阳光正言大模型开放平台提高了人伤案件结案率与理赔效率。由于机器人具备定损单证分类与外表伤情识别功能,工具上线后,使用率超过80%,单证分类准确率达95.6%。
**人保通过自建人工智能算法团队,深入大模型技术研发,并在赋能代理人、智能客服等场景试点应用。2023年11月,**人保发布“数智灵犀-人保大模型”,这是基于星火金融大模型底座开发的**人保专属的企业大模型。
众安保险推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中台“灵犀”、保险垂直应用智能内容创作平台“易创”和“集智”经营分析平台AI升级版。这些大模型的应用,正由辅助内部办公,逐渐向智能核保理赔、产品分析、销售辅助等保险业务核心领域延伸,对行业发展产生了深层次影响。
德勤在《2025年全球保险业展望》中指出,76%的保险业高管已经在多个业务职能中部署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以友邦保险集团为例,该公司正在将战略**从投资基础技术和数据转型,逐渐转向智能技术的嵌入和应用。
“人工智能大模型赋能保险行业的时代已经到来。”原****副主席周延礼认为,大模型可以为保险业带来管理能力的提升。例如,大模型可以通过分析大量历史数据,识别出潜在的风险信号,帮助金融保险机构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管理风险;可以通过分析用户的行为习惯和交易模式,识别出潜在的欺诈行为,帮助金融保险机构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止欺诈行为;帮助金融机构精细化经营、提升个性化营销和智能客服能力、与客户进行全方位的链接等。
泰康在线总经理李朝晖表示,人工智能为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数字金融领域,大模型规模化应用加速落地,“数据 算法”的赋能场景愈发多元,推动了数字金融生态体系的深刻变革,正在重塑整个保险行业格局。
保险代理人面临替代危机
当AI数字人能自动生成定制化的保险方案视频、智能助手可实时推送销售话术……保险代理人将被替代还是进化的话题引发行业热议。
一家保险公司推出“AI数字分身”系统后,单月客户触达量达传统模式的5倍;还有险企上线“智能保险顾问”小程序,10秒内就能生成家庭保障方案。这些创新在提升效率的同时,也让保险代理人感受到了替代压力。
以近期的DeepSeek爆火为例,记者了解到,一部分保险代理人担心自己的工作被取代,有的保险代理人在体验后直言:“过个年,天塌了。”他们害怕随着AI的发展,客户可以直接通过DeepSeek等工具获取保险信息和初步方案,自己将失去业务机会。
不过,“AI不是对手,而是进化工具”的观点也得到一些支持。全球**的人力资源、健康福利及财富投资咨询公司美世发布的《2024年全球人才趋势研究》显示,有48%的**高管预计人工智能可以将生产力提升30%以上。然而,要想真正通过人工智能释放员工潜力,人机协作也应作为关注的**。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在保险行业的智能化转型进程中,人才战略调整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随着AI 技术在保险业务各环节的深入应用,保险企业需要重新审视人才架构,既要有精通AI技术的专业人才,能够对大模型进行有效优化和运维,确保其在保险场景中的精准应用,也要有深谙保险业务的资深人员,将AI技术与保险业务深度融合,开发出更贴合市场需求的保险产品和服务。此外,还需培养员工的数字化素养,使其能够熟练运用AI工具提升工作效率。
尽管AI对保险代理人的进一步影响可能还需要较长一段时间的发酵才能充分显现,但打造高质量的保险代理人团队已是行业共识。最近五年,保险代理人规模持续收缩,目前已下降至不到300万人,较高峰时期减少600多万人。
新技术带来新挑战
不可否认,AI大模型的接入为保险业带来工作效率的提升、代理人队伍的重塑,一些中小保险公司或可通过定制化模型提升竞争力。但新技术的引入也往往伴随着风险挑战,如业内人士较为担忧的数据隐私安全风险以及监管合规风险等。
周延礼呼吁,业界应高度重视客户的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风险问题。同时,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应该保障决策过程的公正、透明和可解释性,而不是过度依赖算法。此外,保险公司关注的是用户体验和业务价值创造,应将人工智能这一创新技术和保险公司的经营目标更好地结合起来,使AI大模型应用具有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在过往实践中,信美相互人寿相关负责人深刻体会到,大模型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还存在信息庞杂、深度认知难、监管复杂等多种挑战。在适应保险业务多变和复杂的场景中,需要平衡模型性能与资源成本之间的关系,对技术发展方向要有较为准确的前瞻性预判。
数据是驱动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资产。在德勤的调研中,多位保险公司高管指出,数据的质量和安全性是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规模化应用的主要挑战。因此,保险企业应当在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上下功夫,推动实时处理与批量处理的融合,以建立良好的数据生态环境。
“人工智能的潜在风险给保险业带来了**的机会。”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保险与风险管理**主任冯润桓认为,保险业为人工智能的风险提供保障在某些场景中已经出现了,比如无人驾驶汽车测试相关保险。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的深入,人工智能有望在保险行业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保险行业向更加智能、**的方向发展。保险行业在拥抱AI大模型技术的同时,也需要积极应对挑战,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数智化转型之路。
孟茜云本文 巴适财经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article/817976.html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